|
“才斋讲堂”:从“神奇的语言”看科学研究中的探索与创新
|
日期:2011年4月1日 访问:4334 |
|
日前,才斋讲堂”第七讲在二教107正式开讲,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以语言研究为例向广大研究生说明“科学研究贵在探索与创新”,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教授出席并主持讲座。
“陆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大师,除担任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外,还兼任国家语文研究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内外十七所院校的兼职教授,他曾担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新加坡教育部华语发展署华语顾问”,王仰麟介绍说,“陆先生认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努力挖掘事实与加强理论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几件事,今天他将以语言学的角度来解析这三个至关重要而有相互关联的立足点”。
“今天我将以语言研究为例向大家说明‘科学研究贵在探索与创新’,在进入正题之前,我先和大家谈谈究竟什么是语言?”,陆先生和大家讲起了“语言”这个与我们如影随形、看似非常普通的概念,“通俗了讲,语言就是人所说的话的总称,更是一种神奇的社会现象、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陆先生接着向我们阐述他对语言的理解,“语言似金,所谓‘金玉良言’;语言可去心病,所谓‘忠言逆耳利于心’;语言可以伤人伤己,所谓‘祸从口出’;语言又可以作为武器,所谓‘口诛笔伐’”。简单的一席话,让我们深刻领会到语言的独到之处,最后,陆先生用两个字来概括语言的精髓,那就是—“神奇”。
那么对于语言,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具体的认识研究它呢?对此,陆先生为我们概括了三个方面,分别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的本体性质和语言的功用。
“语言的表现形式有口语、书面语和体态语言三种,其中口语是语言最为根本的表现形式;语言的本体性质是人脑心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为形式表现出来”,在谈到语言的功用时,陆先生特别强调,“以往人类对语言功用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交际工具、认知载体这两个基本层面上,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开始意识到语言是社会的一大资源,关系个人和国家的发展”,为了要大家更好的理解现代社会对语言功用的认识,陆先生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英国仅语言教育和语言服务所创造的年收入就高达130亿欧元,可见语言作为重要资源可以衍生为社会财富”。
“简言之,科学研究就是以‘已知’求‘未知’”,谈到科学研究的精髓,陆先生一语中的,“要获得已知,就要做好‘继承’和‘借鉴’,所谓‘继往开来’,‘继往’指的就是‘继承’和‘借鉴’,而‘开来’就是要求我们不断探索进行,不断创新”,通过陆先生的精辟讲述,我们对于科学研究的内涵有了更为系统的认知,“‘继往开来,周而复始’,这是科学发展的轨迹”,陆先生总结道。
在提到如何探索和创新这一核心问题时,陆老师对广大研究生提出了要求,“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来精益求精,要善于发现问题、努力挖掘事实和加强理论思考,因此,首先要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要善于从书本与实践中发现问题”,陆先生告诫我们不要盲目的轻信书本,而要用心去读书,“其次,要通过发现新的事实和给予已发现事实以新的认识来挖掘客观事实;再次,要善于进行科学假设来强化理论思考,这三项是探索与创新的关键,科学研究正是在发现问题、挖掘事实以及理论思考的互动中不断向前推进与发展的”。
在提问环节,一位同学问道:“有没有可能将语言学研究成果向计算机学方面转化,要计算机更加理解人类的语言内涵?”,对此,陆先生说到,“目前有很多高校都在研究这一课题,比如在北京大学就有计算语言所,我们现在正在通过钻研句法、语义来深入研究这一问题”。
“不可否认,现在网络用语已经充斥我们的生活,请问您怎样看待网络用语这一现象?”,一位同学针对当今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们首先要承认网络用语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客观存在,可以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一定新鲜性,况且目前网络用语尚未引发矛盾,所以现今没有必要来限制规定网络语言的流传,我个人认为网络语言要进入社会共同语,必须要经过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认可的富于表现力的网络语言就会成为社会共同语”。
陆先生精彩的讲座让我们对语言学这一领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通过语言学研究我们也对科学中的探索和创新有了全新的认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