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圆梦北大选择漂泊
|
日期:2005年5月28日 访问:3792 |
|
为圆梦北大选择漂泊--我不是逃避现实的鸵鸟
从来没想到,自己毕业时会选择这样一条道路。漂在学校,漂着考研。
从刚进入大学,我就为自己设计了比较“锦绣”的前程,并且分为高级和初级目标两个步骤。高级目标就是我能够考上研究生,进行自己喜欢的学术研究,将来当个学者,教授。从小在别人眼中我就是个好孩子,我也感觉我和书是很有缘份的。我一直幻想自己能够一直读书下去,学士、硕士、博士、甚至有机会去地球的另一边看看。我经常给别人说,我喜欢校园,希望30岁之前别人教我,30岁之后我教别人。轻松而快乐,清高而高雅。一生足矣。
如果上面的愿望不能满足,我希望能找个比较不错的工作,工资不用很高,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包括吃饭,买书和其他的休闲就好了。然后自己学习,继续自己的高级纲领。
大学四年一切都按照自己设计的蓝图进行着,当学生干部,入党,奖学金,图书馆疯狂学习,考研,一切都那么有条不紊。
但今年3月8号,北大考研成绩出来,我才发现北大和我开了个玩笑。我的专业课不错,过了总分线,并且侥幸的得了个专业第一的名号,但可惜英语没到六十,让我功亏一篑。我和北大不得不暂时说再见。
说起工作,同学都说,就你那么多的证书,四、六级的,奖学金的,辩论赛的,专业知识竞赛的,骗个工作还不简单。有了工作,东山再起也好了,以后在职考研也可以的。
我彷徨过,一边是距离自己很近的北大。再努力一年,北大对于我,或许仅不仅仅是海市蜃楼,我对于北大,也或许不再只是一个看客。
我身边也有成功的例子,我一个学长,04年北大失败,05年终于实现了。
我的一个老师,北大法学博士,硕士也是考了两年,而且两年都是专业第一,第一年也是因为英语没能如愿。
虽然是或许,但我想希望还是有的,一个人只要有希望,就会成功。我一直这么坚信。
同学也都这么鼓励我,家人说一切都由我自己选择。
我现实过,我报考过公务员,也去过招聘会,甚至过了好几个初试,我差点就选择了工作。
但还是北大,让我下决心选择了漂在学校。
我要赌一下,虽然我知道选择漂着考北大的结果,它要么是幸福美好的天堂,要么是万劫不复的地狱。我很清楚。
唯一觉得对不起的是自己的父母,他们年迈了,可是我还不能给他们一点感动;他们已经供我读了16年的书,养了我23年,我还不能孝敬他们一分钱。每次回家,我怕见到他们嵌在脸上的深深的皱纹,每次都让我有深深的内疚。我知道父母其实是想让我先工作的,因为家庭条件和别人的目光让他们觉得我应该先工作,他们怕别人说我是找不到工作才选择漂在学校继续考研的。可是他们没有阻碍我的选择,他们还是毅然的给了我半年的时间,又一次机会。希望明年我能够成功,来回报他们。
漂的滋味,很难说清楚。
虽然现在还没毕业,但我不找工作,实际上我已经开始漂着复习了,漂的滋味很难说。
一个月的感受,杂乱的很。虽然新奇,但觉得压力很大,无形的。在我的身边也有不少漂着的同学,其中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想继续着自己的研究生梦,也有的是工作不满意,还有的是直接没有工作。我们都把户档关系放在了学校或者社会上的就业中心以及人才市场。我们一起在学校附近租便宜的房子,一起去学校的图书馆看书,甚至在一起谈论着未来,谈论着梦想。我们都知道这其实是在赌博,赌青春。
身边考上研的同学已经休闲的很了,他们在也没有去年那么半夜灯火五更鸡的拼搏劲;偶尔路上见到还是匆匆忙忙的我,总会很多问候,他们总会说我会明年成功,告诉我需要帮忙就去找他们,他们会帮助我,我很感谢他们。
找到工作的人整天的要么天天得通宵上网,要么三天五天的出去喝酒。没找到工作的人继续每天招聘会,考试,面试。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火车上,公交车上。
几家欢乐几家愁。
我整天去图书馆复习,早上6点开始,晚上10点回来,然后和其他人聊天,休息。第二天继续。我还是选择了图书馆我去年复习的那个位置。很多人说在这里复习很容易想起去年,引发伤感,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这里,我也不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
去年和我一起复习的几个,一个考上了本校,一个考上了人大,一个今年继续考人大。但他们都不在这里了。目前在我旁边复习的是我的几个师妹,比我小一级。花相似人不同。看着这些比我幼稚但不如我疲倦的脸,突然一阵紧张。他们可能感到累,但他们还有信心。而我如果继续,那么心里多是压力。300天并不是那么好熬。过程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无数次的失眠,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压力。不是因为自己胆怯而是为自己必须挺着的虚伪的坚强。每天要吃药才能睡着,但吃少了怕不管用,多了怕把自己的智慧毁掉。觉得好累。
有时,累了去湖边或者操场,真羡慕身边走过的一个个情侣,那么悠闲快乐。可我不敢奢望。我有的只是英语、北大法学初试的11科好象永远都看不完的书。一天天的继续,一天天的重复。我知道从有一天,习惯会成自然的。
有时,也会突然想起,如果我今年再失败了,怎么办?我知道有这可能。我也有时候感到害怕,因为我放弃了可以找到工作的资本来继续着我的梦,我不知道我到底能不能赢。但冷静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只要发挥正常,北大绝对就能拿下。去年失败了,就是因为自己心寒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那么你注定是个失败者。
经常会听到谁又找到工作了什么什么的。这个谁又高中的同学,也有现在的同学。以前的我总喜欢拿自己和他们对比,幻想如果是我,能不能找到这个工作?但现在,复习了一个月,我突然觉得以前自己的想法很幼稚,其实无非是在无意的证明自己的优秀,而现在我听到这样的消息,除了发个短信祝福,只是笑笑。因为既然选择了,那么就不要去想其他了。(三)
社会上有人认为我们是逃避现实的鸵鸟.
许多当事人也都说他们常有一种孤独感和压抑感,自己既不属于学校,也不属于社会,感觉像是个游荡在校园里的边缘人,想结束这痛苦压抑的生活却发现其实自己无能为力。
甚至有人给我们扣上个大帽子:说不就业纯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病。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这种破病,有了也要强迫治疗。这种病看起来是个人的,实际是意识形态的,这实际是个别劳动者与劳动市场制度本身的消极对抗。
还有其他的看法.
这是我有时去网上搜索“校漂”看到的结果。
我不知道如何回应。
漂着,并不代表你们就是比我们落后了脚步。人生规划应该长远,不要只看眼前的短暂的风光。我一个同学这么告诉我,他工作了。
不为是为了有所为。一个高中的同学也这么告诉我。
我觉得也是,绝大多数为了考研而漂着的人其实生活还是很积极的。
我在这里,只想说一点,我如此选择,就是证明一点,我不比别人差。
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漂,也并不是件自己都很愿意的事。
因为漂,所以无根,因为无根,所以我的爱情也危险。
她工作了,而我大学四年下来,还是一无所有。所以我给不起她任何的承诺,关于物质的,关于生活的,关于精神的。
同学说如果我工作了,或者今年考上了研,我和她继续在一起的可能性还有。因为毕竟我的人生轨迹有点现实,她也会有种安全感。可是现在我还是漂着,我不能给她任何的关于感动得或者生活的誓言,因为我觉得没有物质保障的誓言,只能称为谎言。否则我就太自私了。
为了考研,为了北大就必须选择漂着,但漂着,爱情就会萎缩,我就会失去她。
我知道,有些人错过了就等不到了,但有些事则可以重新来过。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我彷徨着。但最后我还是决定,事业和爱情,我会流着泪选择事业优先。
选择了漂,我发现自己失去的很多,我不后悔,但我告诫自己:因为自己舍弃了很多,所以我漂着就不能随波逐流,我已经没有了退路,选择了破釜沉舟,就要一直向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