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悟北大精神:未名湖
|
日期:2005年5月28日 访问:4075 |
|
体悟北大精神:未名湖
李鹏宇
踩着新鲜的雪花在湖面上毫无目的地走了一圈又一圈,耳机里是周杰伦随意而为的《威廉古堡》。仿佛真的就置身于一座中世纪的古堡,四周的风景全被白雪轻轻掩住,无声无息,像某棵树洞里冬眠的动物,思绪变得安全而慵懒。在这样的掩盖中,一些往事袭上心头,冬天突然拥有了暖意。
这是2002年冬天发生的事情。
未名湖其实是燕园的心脏,一年四季跳动出不同的旋律和色彩。春天妖娆,夏天雍容,秋天迷离,冬天沉寂。它存在于这钢筋水泥的都市中,经历时光变迁和世事纷扰,也许百年之前和百年时后并无太大变化,还是风花雪月,也还是高贵而自足。不能想象没有未名湖的燕园会是什么样子。没有湖水、诗碑、石屏风、墓园、花神庙、石坊、石屏风、博雅塔、钟亭的北大也许还是北大,但没有它们的燕园将再也不是燕园了。也许这些事物携带了太多记忆,没有它们,一切都会在无由无缘中显得突兀苍白,缺少说服力。
第一次见到未名湖,是一个晚春。沿着某个方向,凭感觉拐来拐去,穿过树林,眼前出现了一片湖水,微风中水波轻泛,柳枝摇曳。不用问,我想这就是未名湖了。只有未名湖才会有这样的成色,如生铁一般,比想象中还要深澈、饱满、孤寂、刻骨铭心,几乎高出地表;也只有未名湖才会让人冥冥中感到一些事物,比如那些早已消亡的文明、满清遗老遗少、历史……
从此,未名湖几乎慢慢变成了某种淡淡的思念。那是一种对美的事物才有的思念,即使近在咫尺,也会莫名惆怅。我深爱雨,也许是我命理中缺水。每当下雨,我都有在雨中漫步的冲动,这让我感到莫名的充实,尘世的喧嚣消失了,一切都被雨水和湿漉漉的空气清洗得干干净净。而秋天是北京多雨的季节,因此在我看来,初秋的雨天是未名湖最美的日子。绿树掩映之中,湖水、小岛、湖边的红楼和水塔,全在秋雨中陷入某种古典迷思,沉寂而朦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千多年前的江南并未沉睡于水墨山水和唐诗宋词之中,它们醒在北方的帝都,在阴雨霏霏的未名湖畔,像一个关于前生的梦。
“月亮,北方的月亮
冰凉而锐利
悬挂于未名湖边的树枝
如同一副干净的农具
悬挂于骨骼 ”
这是我后来写给未名湖的诗歌。我试图用文字写下未名湖转移给我的黑暗,那是一种相形之下的荒芜和渺小,堵在灵魂的某个出口,欲罢不能。我想到了石器、青铜、爱情、根源、生命、远方…… 这些破碎的意象占领了脑海,纷乱迷茫,似隐似现,若即若离。但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说出未名湖。一种咫尺天涯的距离横亘于未名湖和我之间,我找不到词语表述未名湖的白昼和黑夜。我不能说出,也许因为未名湖早已化作我血液之中某种模糊的情绪,而言辞远不够精确,也远不够真切。
但是这情绪的的确确在那里长久地潜伏,会在某个柳絮纷飞的午后、皎月当空的夜晚、或烟雨蒙蒙的秋日,突然间流动起来,无可遁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