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建功:让美滋润学生的心田
|
日期:2005年2月24日 访问:5353 |
|
昨天上午,天气有点阴沉,但当走进北仑中学大礼堂的时候,是一阵热烈而真诚的掌声。旋即,北仑中学绿岛文学社社长周静同学将一束鲜花献给陈建功,大作家笑道:“看到鲜花,我想到了太阳。”
也许,这位在北京大学读书时,以一篇《飘逝的花头巾》而大步流星冲入文坛的作家,从孩子们求索的眼神中,看到了未来的阳光天地。
这位京腔浓重的北方汉子,以对话式的方式和学生们谈起了文学、生活、学习和人生理想。
陈建功说,作文首先要学会做人,要做一个有善良心、扶助心的人。陈建功读小学时,有一位女同学的性格很内向,因为她的父亲是“右派”,所以更没人睬她,而且还常常欺负她。一段时间,这位女同学常常牵着一头奶羊来上学,大伙儿更是取笑她。后来陈建功知道,因为她的奶奶身体不好,需要喝羊奶滋补身体,懂事的女同学便养了这头奶羊。从此后,陈建功便在上学、放学时陪着她,以免遭他人的欺负。这令那位女同学很感激。陈建功还举了另一个例子,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当年他在煤矿做挖煤工人时,因一位爆破员违规操作,一声炮响,陈建功被轰到一个死坑洞里,这时有一位平时经常被人欺负的、公认为最窝囊的工人,冲向危险处,用双手挖开洞口,把昏迷不醒的陈建功救了出来。“这位老实人,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英雄,人生中有表层看不出来的另一面。”陈建功至今对这位救命恩人仍感激不已。
除了做一个好人外,陈建功还对同学们说,必须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下都不能忘记读书。他回忆起当年做矿工时的求知情景:煤矿的坑洞里黑乎乎的,无尽的煤海,一盏矿灯照着他从矿井爬到井外,换上算不错的破旧的衣服,没有纽扣只得用绳子系上,赶紧读着从煤矿图书馆“偷”来的曹禺的《日出》。当年,陈建功因为很赞赏“太阳升起来了,太阳不是我的”这句台词,因经常念在嘴边,结果被扣上了“反革命分子嫌疑”的帽子。因为有一个当大学教授的爸爸与他喜爱读书而受人歧视。在没有书读的日子里,书是如此珍贵。由于他顽强的读书意志,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会场里一片赞叹声。或许同学们悟出了生活与事业的某种道理。
做人要接近文学。而文学足以使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产生敬畏。文学使人“宠辱不惊”。有了文学才会有对生活中的人给予更深切的关爱。陈建功感慨地说,我比较会同情人,中学时期帮助弱小者,这给了我不少的文学题材。其实,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敏感地带,写小说就是对敏感地带的加工与发挥。一个人要珍惜自己的敏感地带,将个性与特长发挥出来。
半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但同学们还是围着陈建功不忍让他离去。因为这样的讲座对他们来说受益匪浅。据北仑中学校长贺诚介绍:他们搞了一个“名人系列讲座”,陈建功是第一讲,随之的还有两院院士和各行各业的英模人物。系列讲座的目的,是为了让文化的美丽的声音回荡在校园里,使中学生们努力向高境界做人、高质量学习、高格调生活的“三高”方向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