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西苑:沈阳是不是“野生虎”?
|
日期:2004年12月15日 访问:3918 |
|
房西苑:沈阳是不是“野生虎”?
这个冬季,房西苑来为沈阳大学MBA班授课。这是位头衔很多的人——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等。记者问他哪一种角色最适合他,他的回答很有风格:“我混进知识分子堆里,是为了讲课时得到些尊重。其实我是个做实事的人。”50岁出头的他,很像张丰毅在扮演着英雄人物。不知道他的率直是书生义气的残留,还是对书生义气的刻意反对。
曾参与入世前期谈判的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房西苑说,沈阳的
重化工业不能说是夕阳产业。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十分需要对基础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没有夕阳产业,只是有夕阳技术。“变成野生东北虎!”谈到沈阳的国有企业,他说,“出路只有这一个。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是动物园里的虎,只会等‘食’不会‘猎’食。现在,它们只有变成野生虎,才竞争得过已经是野生虎的民营企业。‘变成’的方式可以是合资、出售,也可以是别的方法。反正再不能挤野生虎的奶喂笼子里的‘家’虎了。”“据我所知,国外投资家要求在东北的投资利润要达到7%,而在南方却低于这个数字。当年海南有什么让国人蜂拥而去?政策环境好。现在,当年去的人又大量回流,为什么?内陆很多地方的软环境比那还好。”这位曾服务于美国高盛和第一波士顿投资银行,参与中国金山石化、大唐电力和南方航空三家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投资专家说,“国外的投资者最看重的,还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层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会把50%的宝押在这方面。加大软环境建设,连不喝大酒这样的事情也别放过。”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一家咨询公司的董事长,房西苑也告诫沈阳:“中国的人力资源确实又充沛又便宜,但外资进入后,需要的是符合他们要求的劳动力。所以,必须注重劳动力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有竞争能力的劳动力。不然,就会受失业问题的长期困扰。”“沈阳需要一个机会。”房西苑说。十年前,他带国内一家企业去美国参观电动汽车。由于汽车保有量太高,这种车在美国没有市场,对方看准了当时几乎是空白的中国市场,条件是连续三年购买该产品1500台后,这家企业把生产线搬到中国。这家企业同意了,但有关部门没有同意。他说:“不然,中国汽车工业可能一步就超过西方。抓住这样的机会,沈阳就能改变命运。”
|
|
|